3月16日起实施 | 解读《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系统架构及技术规范》
时间:2022-03-22
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由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牵头主编的《高速公路精准交通气象系统技术规范》现向行业发布,该规范于2022年3月16日起实施。
编制背景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有40%发生在恶劣天气中,71%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和65%的直接经济损失发生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准确、及时的道路气象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保证现代道路运输体系正常运行,满足社会公众出行安全与行车舒适的重要条件。由于我国道路交通气象专业服务起步较晚,缺乏精细化的从监测——预测—专业服务—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平台。
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范了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系统架构、业务与功能、建设和应用技术要求等内容。适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解读1规范了高速公路精准交通气象系统建设系统架构
规范了业务系统监测预测子系统、应急处置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和数据分析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可提供高速公路路面状态和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感知和提示;针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融合多源数据,形成面向服务的应用;面向管控的决策支持;实现高速公路气象的全面监测和动态管理,提前布置处置策略。
解读2规范了高速公路精准交通气象系统建设系统性能指标
主要包含平台总体性能、监测与预测预警信息更新时间、信息接入性能、平台响应时间、数据存储和备份、安全要求、平台运行环境等。充分发挥现有气象监测和灾害识别设备作用;提供满足车道级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产品,降低高速公路事故,节省高速运营成本,提高恶劣天气应急处置效率。
解读3规范了高速公路精准交通气象系统建设系统业务与功能
主要阐述了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设备管理、数据分析4个主要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准确及时地将采集端的信息与发布端协同联动;减少因恶劣天气造成的灾害和道路封闭时间;将气象信息转化成交通所需的管控决策信息,并且未来道路气象、路面参数预测预警、道路气象灾害隐患点预报、信息推送,为交通及高速运营管理部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防御及调控科学建议,做到建设从监测—预测—专业服务—管理的系统平台。
解读4规范了高速公路精准交通气象系统建设系统应用技术要求
(1)应具备接入高速公路全线交通数据的能力,并具备升级为区域云控平台的能力,同时应能够接入公安、消防、气象等多源外部数据
(2)应具备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复杂任务计算处理能力、统一的运行监测和综合管理能力,以及为用户提供伴随式精准信息服务的能力。
(3)应具有对高速公路分合流区域、交通事件多发路段等关键路段的交通感知及管控能力,并具备对全线交通运行的感知和诱导能力,时延不超过分钟级。
本标准的实施将增强高速公路智慧化设计和建设工作的规范性,促进智慧高速公路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提高与高速公路智慧化有关工作的整体运转能力和服务能力,助力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
准全天候通行系统,全方位守护恶劣天气下的行车安全
2020年,和利时推出集精准交通气象系统、行车安全智能诱导系统、凝冰监测预警及处置系统以及AI视频气象灾害识别系统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准全天候通行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雷达回波、卫星云图、WRF模型等先进技术,实现对交通流、气象环境的全面感知、精准研判、高效联动、主动干预,为高速公路提供“公里级预报,分钟级预警”气象服务。
图 / 精准交通气象系统
极端天气情况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通过精准交通气象系统对低能见度、大风、强降雨、降雪、结冰、路面高温等多种恶劣的道路气象实况和预报信息进行查看,同时了解高速公路上的气象隐患点情况,便于高速管理部门提前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恶劣天气下的安全行驶。
图 / 精准交通气象系统
大雾天气时,行车安全智能诱导及防撞预警系统(雾区诱导系统)通过控制智能诱导装置显示不同的发光亮度、颜色、闪频,实施针对性的安全引导和事故预防策略,帮助在途车辆判断前方道路状况(路宽、线性、边界位置等)和前方车辆状况(车速、车距、数量等),警示诱导车辆安全行驶,从而有效避免危险路段车辆追尾事故、二次事故、特别是雾区连环撞车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借助先进的交通气象环境传感器技术及预测方法,凝冰监测预警及处置系统可实现对路面温度及路面结冰的精确短临预警,依据监测、研判、预警结果,适时启动系统泵站和融雪剂溶液喷洒终端机构,自动精准撒布适量的融雪剂,降低路面液体冰点,预防路面出现影响行车安全的冰雪湿滑路面状况,降低相关交通事故的发生。
AI视频路况灾害识别系统,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团雾、积雪、冻雪、干燥等路面状态,对恶劣天气提前处置,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升道路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
和利时准全天候通行系统可全面提升公路交通安全保障科技应用水平和全天候通行保障能力,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公路交通事故,创造安全的行车环境。